清罐“日记”
夏日的正午,阳光将炼油厂的储罐群烤得发烫,金属表面折射出刺眼的光。中大石油员工额头的汗珠顺着安全帽檐砸在地面瞬间蒸发,他仰头灌了半瓶凉水,喉结滚动的弧度里,藏着这场“无声战役”的日常。
在海外现场,油品储罐如同静默的“粮仓”,承载着原料与成品的储存重任。而正在进行的清罐作业,恰似一场不容有失的无声战役,既是对设备的深度“体检”,更是保障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的关键防线。
进入储罐内部,才算真正踏入“战场”。罐内不仅光线昏暗,在夏日阳光的炙烤下,温度比外面高出十多度。员工们穿着厚重的防静电服,全副武装地战斗在这个“战场”上。罐底的油泥粘度非常高,员工们的脚像胶粘在罐底一样,每移动一步都要耗费很大的气力。油罐仅有人孔可供人员物料进出,首先要将油泥产出罐外转入泥斗,再用棉布擦拭吸附罐底残油。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,大家想方设法,制作出了特制的挖泥工具。
尽管清罐作业劳动强度高,工作难度大,但安全和质量永远排在第一位。奇卡蹲在罐底,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,在背上洇出深色的印记,他却顾不上擦。时刻注视着罐内作业人员的举动,不时呼喊着罐内作业人员的名字,指导罐内作业人员高质量完成清罐,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观察罐内人员的反应,避免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中暑。
“我们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,用行灯增强照明,尽力改善罐内作业环境。工作量很大,时间也很紧张,我们现在安排三个班组轮换进罐作业。外面我们也为清罐作业人员准备了充足的水和牛奶。”奇卡介绍说。
清罐作业是油品储运工作最脏最累的工作。唯有将规范刻入细节,用严谨守护安全,方能确保生产链条的平稳运转。物流管理部员工不畏酷暑,不怕脏,不喊累。“我们把罐清理干净,将来储存产品的质量就有保证。”沾着满身油污的多哈一边说着,一边又用手电筒照向罐壁的角落,确保没有遗漏的污渍回首挥舞起了手中的工具。
平凡的岗位上,有着不平凡的坚守。在清罐作业中,“三特” 精神具象化为奇卡手中的那盏照明灯 —— 它如灯塔般,静静照耀着忙碌奋战在中大石油海外生产一线的陕煤奋进者,让这份坚守与奋进愈发熠熠生辉。(樊曼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