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“四种经营理念”海外实践】 | 用“赚钱”思维去“花钱”大家谈 ②

发布日期:2025-07-17     来源: 中亚能源      点击量:7   
分享:

背景回顾:

为推动四种经营理念真正入脑入心、见行见效,七月伊始,中亚能源围绕立足分管领域或部门岗位实际,怎样用赚钱思维去花钱”主题,召开专题研讨会,掀起了一场以转变思维、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思想风暴,凝聚起了花钱必问效,无效必问责的思想共识。

今日起,本栏将系统刊载研讨会上的发言,生动呈现治企思维的升维突破、成本管控的硬核实践以及协同发展的具体举措。

 

"四种经营理念"第二次大讨论

"赚钱"思维驱动支出优化与价值创造

党委委员、董事、副总经理  高济民

 

根据公司"四种经营理念"大讨论活动要求,围绕"用'赚钱'思维去'花钱'"的主题,结合分管的人力企管部和国际业务部的采购职能职责,我从支出必要性评估、资源配置优化、思维转化落地三个维度,谈谈对"花钱即投资"理念的理解和思考。

一、转变观念:从"花多少"到"值不值"

传统管理中,支出往往被视为"必要成本",但"赚钱"思维要求我们重新定义支出的本质,即每一分支出都是对未来收益的投资。无论是人力成本、采购费用还是项目投入,必须回答三个问题:这笔钱是否解决了核心问题?是否创造了长期价值?是否优于其他投入方式?

以人力企管部为例,培训预算不应简单视为"福利支出",而应评估参训人员能力提升后带来的效率改进;设备采购也不能停留在"满足生产需求"层面,更要关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收益比。这种思维转变的核心,是让每个部门都成为"利润中心"而非"成本中心"。

二、两大职能的实践思考

(一)人力企管部:让"人"的投资产生复利效应

1.人力成本的价值转化

一是在薪酬福利设计中,破除"行业对标"惯性思维,建立"岗位价值-绩效贡献-市场薪酬"三位一体评估模型,避免高薪低效或低成本高流失风险。

二是培训投入需明确"能力缺口-业务需求-效果追踪"闭环,将通用技能培训压缩,向关键领域倾斜,确保学以致用。

2.管理流程的"增效减耗"

审批流程、会议制度、信息系统等隐性成本往往被忽视。例如合并重复审批节点、做好电子化审批,看似节省小额人力成本,实则释放了员工创造力。

(二)采购部:从"买得到"到"买得值"

1.采购决策的三维评估

一是成本维度:突破单价比较局限,综合评估质量成本、物流成本、仓储成本。同样采购设备,寿命周期内的维护费用可能远超初始采购价。

二是风险维度:完善供应商分级管理体系,避免因低价选择导致交付延迟或质量事故,反而增加生产运营成本。

三是战略维度:在关键原料采购中,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价格波动风险,将采购行为转化为供应链竞争优势。

2.资源配置的"杠杆效应"

对非核心物资推行标准化采购,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;对核心技术则寻求内部研究院专利技术或者相关内部协作,减少外部依赖,这类结构性调整往往能带来长期效益。

三、三个思维转变关键点

(一)从"被动执行"到"主动算账"

过去,部门预算常被拆解为"固定支出+浮动调整",现在需要建立"目标-路径-资源"匹配机制。业务拓展费用,不能简单按销售额比例分配,而应预先测算客户获取成本、留存率、利润率,动态调整投入方向。

(二)从"单一视角"到"全局视角"

采购降价不能只看采购部门指标,需联动生产部门评估质量稳定性、销售部门测算市场溢价能力。人力成本优化也不能单纯定员、裁员,可通过岗位合并、技能升级实现人力效能提升。

(三)从"短期行为"到"长期价值"

拒绝"为省钱而省钱"的短视行为。设备采购中,盲目选择低价产品可能导致频繁维修;人才储备上,缩减培训预算可能造成关键岗位断层。真正"赚钱"的支出往往体现在1-3年后的效益增长上。

四、让每一分钱都"长出利润"

"赚钱"思维的本质是打破"花钱部门""赚钱部门"的割裂状态。无论是人力企管部的组织能力建设,还是采购部门的资源供应链优化,最终都要回归到两个评价标准:一是是否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?二是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?

同事们,"花钱即投资"的理念转变,不仅是一次管理思维的升级,更是一场关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深刻变革。当我们以"是否创造价值"作为每一笔支出的标尺,就能将传统的"成本控制"转化为"战略投资"

未来,让我们继续以"赚钱"思维贯穿经营管理全链条:在决策时多问一句"这笔投入能换回什么",在执行中紧盯"价值是否持续兑现",在复盘时坚持"效益导向"的终极评判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每一分支出都成为企业成长的养分,让"四种经营理念"真正落地生根,最终实现从"生存型经营""价值型经营"的跨越。

 

关闭
上一篇:【“四种经营理念”海外实践】“乙方思维+营销思维... 下一篇:中亚能源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